陈康林-慢性病治疗敢签对赌协议

2021-04-18 09:49   来源: 中国科技观察网    阅读量:3757

 

  全球医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已向生物医学、分子医学迈进,但是慢性病为什么越治越多?

  慢性病对人类的“战争”愈演愈烈,不仅导致人的病痛与失能、失智叠加所形成的复杂社会问题,直至拖垮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而且还会对一个国家经济造成制动效应。当前慢性病已经成为全球医学难题。

  令人困惑的是:全球医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慢性病为什么却越治越多?是否需要对目前防治慢性病理念进行深层次反思?是否还要继续沿用西方的健康理念和标准进行慢性病防治?健康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健康理念和慢性病防治策略?陈康林认为,健康中国应该走出另外一条路来;比如,西方思想和东方思想存在不同的科学哲学,那为什么不能在医学上进行对症加辩论的结合呀?我们把两种哲学加起来,也许可以治疗很多慢性病,让那些不可能治愈的疾病,很快就可以治愈。

  

 

  2021年4月15日,北京陈康林野生真菌研究院院长介绍了自己通过利用药用真菌治愈一名重肌无力的患者及三名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不再换骨髓的病例。还有很多肿瘤患者活过了5年生存期。

  

 

  慢性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全球医学界没有找到系统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总称。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肾脏系统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

  2011年9月,联合国召开慢性病预防和控制高级别会议通过政治宣言:慢性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卫生健康问题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各国政府承担首要责任,并提出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彰显出全球对慢性病防治的高度重视和全力以赴的决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0年12月23日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2019年中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8.5%.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为80.7%。

  造成慢性疾病高发、多发及严重后果的重要原因是,目前全球医学界并没有找到系统科学有效的慢性病防治方法。这也是目前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严重困境。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早在1998年就提出慢性病的6个转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召开了“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等重要会议。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以及《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慢性病防控的主要目标、防控策略和措施,积极推进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从重视临床技术到重视基础研究;从重点投入三甲大医院到强基层等一系列转变,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关怀和爱护,为慢性病防治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我们的科学体制是的,造成我国学习国外现成的技术是可以的,但中国的创新能力是不足的,我们的制度就不鼓励创新。

  钢性

  全球最先进的医学健康理念和解决方案,也没能遏制慢性病在西方社会的蔓延

  全球医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已从传统医学向生物医学、分子医学迈进;新药研发从单一靶点向多靶点模式转移;从研究整体生理功能还原到基因改构、基因编辑;临床医学从手术、药物和介入治疗到干细胞修复替代、免疫细胞的特异、非特异性治疗等等,可以说是名目繁多。

  但令人遗憾的是,尽管现代医学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探索之路,但对人的整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认知,还停留在局部或碎片化层面,在此领域的研究和发现仍是在盲人摸象,有关生命本质的基础科学问题尚未得到系统揭示。

  特别是,目前医学进入后基因组时代,但现代医学对大多数疾病的认知和治疗并没有实质上的突破。诺奖得主、“DNA之父”沃森在2013年宣称:多少年来想通过基因序列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是“没价值的”。过度依赖基因层面的治疗选项,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总体上很可能是退步了,而且增加了很多费用。据《美国医学会杂志》数据显示,1996—2020年,美国医疗卫生支出从9000亿美元飙升到3.2万亿美元。但美国仍有将近一半的人群患有慢性病,全美医疗支出的85%花在了慢性病病人身上。

  为什么美国医药科技那么发达,却有近一半的人口患有慢性病?是医疗卫生费用投入不足吗?美国医疗卫生费用支出占美国GDP的18%. 是环境污染严重吗?美国的环境号称是青山绿水。是食品安全标准低下吗?美国的食品安全标准标榜是全球最高的。是没有“治未病”的预防疾病理念吗?世界各国预防疾病理念都是从美国输入的,就连联大第三次高级别会议明确的慢性病防控“5X5”策略(即5大非传染性疾病风险归因——不健康饮食、烟草使用、空气污染、有害使用酒精、缺乏身体活动),也是援引的美国理念和标准。

  但无论是从美国看还是从全球看,慢性病仍然是越治越多。比如,癌症发病率最高的前十名的国家,几乎全部是发达国家,而不是第三世界国家。全球最先进的医学健康理念和解决方案,既没有遏制慢性病在西方社会蔓延,也没有遏制在中国蔓延,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盲目运用西方的健康理念和标准来防治慢性病呢?健康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健康理念和慢病防治策略?我们有几千年的中医药文化,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呀?

  我们能不能在现代科学的指导下,找到这个疾病的切点,又根据中医理论找到这个病的辩论面,综合进行治疗,很多疾病就都有治愈的可能。从而创造出一个新医学,现代中医既利用现代科学的检测技术,又利用西医的对症思想和古代中医的辩证思想,形成现代中医。我们2015年,也找过解放军302医院,它是全国治疗肝病的最大医院,我想把我的综合治疗技术应用到病人身上,但最后因为中国的药品管理法,而没有办法使用,进不了302医院。

  中国的政策也许是合理的,但各级政府及各部门又极度不合理。我们的药典的中药只有几百种,而《中华草本》有中药几千种,但医疗机构不能使用。有些政策看起来合理,是自己阻断了进步的阶梯。

  

 

  医学不能把人当成机器,应该加强基础研究,提出防治慢性病的中国方案。

  两千多年前,中医药文化对健康就有了明确的解释——“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说生命自身抵抗力功能强大,人们就不容易得病。人们之所以得病,中医的观点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人之所以得病是生命自身抵抗力降低的结果。如果疾病真的发生了,应当“扶正祛邪”,也就是秉持提高生命自身抵抗力和清除致病因素这一标本兼治的医学理念。历史与现实的实践证明,这是防治慢性病正确的方法论。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西医对症思想和中医辩证思想结合起来,形成中国新的医学,也许很多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从整体论和系统观角度看,慢性病的发生不只是体内某个点出现了问题,而是出现了全身的系统性风险,是稳态失衡。医学在本质上是人学,人是体、情、意的统一,是自然生物属性和情感社会属性的统一,医学不能把人当成机器“拆卸装配”。

  以癌症为例,癌症作为慢性病之王,如果能正确揭示癌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仅可以找到癌症防治的突破口,也为慢性病防治找到突破的思路。

  

 

  健康人每天都会产生一定量分化不全的细胞,但是99.5%以上的人却并没有发生癌症。这是因为分化不全的细胞会随时被健康人机体免疫系统的T淋巴细胞等“识别、攻击、杀灭”并清理代谢。因此,从整体论系统观角度来看,维持机体免疫系统稳态是预防癌症发生的有效方法和路径。

  癌症的发生主要是两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一是机体稳态失衡,二是致病因素的作用。相应地,治疗癌症也要先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恢复稳态,也就是提升生命自身抵抗疾病能力,这是疾病防治的基础,中医称之为“扶正”;二是去除病因,西医称“治疗”,即用特殊手段清除、抑制、杀灭癌灶的癌细胞,即手术、放化疗。

  而现代医学治疗癌症只是针对癌灶的治疗,而不是让生命自身识别、杀灭、清除癌细胞,是不全面的。手术切除的只是癌灶,而不可能切除掉每天都会产生的没有被免疫系统“识别、攻击、杀灭”的分化不全的细胞;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疗法同样只是针对癌灶的癌细胞,这些方法都不具有独自恢复机体稳态的作用。因此,这种局部治标不治本的结果多种多样,好坏不一,导致许多癌症病人最终人财两空。这就是目前防治慢性病值得反思和研究的科学和社会问题。

  

 

  陈康林同中国银联合作,由中国银联作为第三方担保,对各种肿瘤、肝硬化、糖尿病慢性症发症、耐药性肺结核、重症肌无力、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神经系统疾病、肾脏疾病、风湿病等。实行半个月治疗无效一分钱不收的政策,于今年4月9日签订了与中国患者的对赌协议。

  陈康林知道,技术不行,前面就是万丈深渊。如果技术可行,则是我国慢性患者的福音。陈康林知道,在中国说一切,都是没有人信的。只有疗效、疗效、疗效才是王道。陈康林为什么敢这么做,是基于这十多年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的临床实验,和自己身上的实验。陈康林曾到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老先生的墓前发誓,在有生之年,争取拿到诺贝尔医学奖。

  

 

  陈康林在美丽的海南省三亚市海棠湾上工谷中医药康养小镇成立了海南灵枢野生真菌研究有限公司、中医诊所、药用野生真菌科普馆,成为了301医院的后花园。陈康林希望与中医界的泰斗林天东教授一起,探索出一条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新路来。

  

 

  阻碍药用真菌在中国发展的,还有很多临床的西医生,这动到了他们的奶酪,他们是我见到的阻碍力最大的人,而他们每天使用的抗生素就是真菌。

  

 

  令人欣喜的是,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相信中国广大医务工作者集中华民族数千年之中医药学智慧,加强基础研究,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一定能够为全球慢性病防治创出中国方案。


责任编辑:李编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科技观察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